露蛩初响,机杼还催织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夜劳作画面,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1. "露蛩初响"说的是:夜晚露水降临时,蟋蟀(蛩)刚开始鸣叫。这里用蟋蟀的叫声点明了季节(初秋)和时间(夜晚),同时蟋蟀声也营造出静谧的氛围。
2. "机杼还催织"描写的是:织布机(机杼)还在催促着织女继续工作。"催"字用得巧妙,既表现织布机的声响节奏,又暗示劳作的压力。
两句结合来看,诗人通过"蟋蟀叫"和"织机声"这两个声音意象,形成了自然与人文的对比:一边是秋虫自在鸣唱,一边是人类为生活辛勤劳作。短短十个字,既写出了季节特征,又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,还透露出对劳动者的一丝同情。这种以小见大、寓情于景的手法,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。
吴文英
吴文英(约1200~1260),字君特,号梦窗,晚年又号觉翁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原出翁姓,后出嗣吴氏。与贾似道友善。有《梦窗词集》一部,存词三百四十余首,分四卷本与一卷本。其词作数量丰沃,风格雅致,多酬答、伤时与忆悼之作,号“词中李商隐”。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