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杀生之机,夺予之要在大臣,如是者侵。
出自 《韩非子·三守》
译文生杀予夺之权落在臣下手中,如此一来君主就有失势的危机。
注释夺予:赐予和剥夺,引申为赏罚。要:机要。侵:侵害。
赏析此句强调了君主掌握权力的必要性,权力必须集中和统一,才能避免混乱和分裂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话用现代语言可以理解为:"如果决定他人生死的权力和资源分配的关键都掌握在少数大臣手里,那么君主(或领导者)的权力就被架空了。"
它的精髓在于揭示了权力运作中的一个危险陷阱:
1. 核心权力被转移 - 像生杀大权(司法权)和财政分配权(经济权)这些最要害的权力,本应属于最高决策者,却被下属把控。
2. 架空效应 - 表面上看领导还在位,实际已经失去对关键事务的控制权,就像被"隐形篡权"。
3. 组织失衡警示 - 提醒当权者要注意权力结构的健康度,避免重要权力过度集中在下属手中。
这种政治智慧在今天依然适用,比如现代企业管理中,如果部门主管完全掌控人事任免和预算审批,CEO就可能被架空。句子用"杀生之机"(生死权)和"夺予之要"(资源权)这两个极具冲击力的意象,生动展现了权力失控的严重后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