绛河里,碧烟上,双花伏兔画屏风,四子盘龙擎斗帐。

出自 唐代 沈佺期 《七夕曝衣篇》

君不见昔日宜春太液边,披香画阁与天连。
灯火灼烁九微映,香气氛氲百和然。
此夜星繁河正白,人传织女牵牛客。
宫中扰扰曝衣楼,天上娥娥红粉席。
曝衣何许曛半黄,宫中彩女提玉箱。
珠履奔腾上兰砌,金梯宛转出梅梁。
绛河里,碧烟上,双花伏兔画屏风,四子盘龙擎斗帐。
舒罗散縠云雾开,缀玉垂珠星汉回。
朝霞散彩羞衣架,晚月分光劣镜台。
上有仙人长命绺,中看玉女迎欢绣。
玳瑁帘中别作春,珊瑚窗里翻成昼。
椒房金屋宠新流,意气骄奢不自由。
汉文宜惜露台费,晋武须焚前殿裘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华丽精致的古代卧室场景,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解读:

"绛红色的帐幔像银河垂落,青色的熏香烟雾袅袅上升"——开篇用"绛河"比喻深红色的华丽床帐,搭配袅袅升腾的熏烟,营造出朦胧梦幻的贵族氛围。

"屏风上绣着双兔卧花的图案"——古代屏风常绣吉祥图案,"双花伏兔"既展示工艺精美,又暗含多子多福的寓意。兔子温顺可爱,花朵娇艳生动,形成柔美的视觉画面。

"四根龙纹床柱撑起北斗状的华帐"——"盘龙"指雕刻着盘绕龙纹的床柱,显示主人尊贵身份;"擎斗帐"形容床帐顶部像北斗七星般展开,既写实又充满想象力。

全句通过"绛河/碧烟"的色彩对比,"伏兔/盘龙"的动静结合,以及"画屏风/擎斗帐"的虚实相生,用34个字就构建出一个立体鲜活的古代贵族寝居空间。看似在写器物陈设,实则展现了古人"方寸之间见天地"的生活美学。

沈佺期

沈佺期(约656 — 约715),字云卿,相州内黄(今安阳市内黄县)人,祖籍吴兴(今浙江湖州)。 唐代诗人。与宋之问齐名,称“ 沈宋 ”。善属文,尤长七言之作。擢进士第。长安中,累迁通事舍人,预修《三教珠英》,转考功郎给事中。坐交张易之,流驩州。稍迁台州录事参军。神龙中,召见,拜起居郎,修文馆直学士,历中书舍人,太子少詹事。开元初卒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