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,恶人贼人以得祸者,亦有矣。

出自 《墨子·04章 法仪》

译文爱人利人而得福的是有的,厌恶人、残害人而得祸的也是有的!

注释贼:害;伤害。

赏析墨子以古代圣王和暴君为正反两方面的例子,指出“爱人利人”即可得福,​“恶人贼人”必然招祸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用大白话来说就是:“做好事帮别人,自己也会有好报;干坏事害别人,自己迟早要倒霉。”

它的核心道理很简单,讲的是“因果”——你对待别人的方式,最终会反弹回自己身上。

1. 前半句“爱人利人得福”
比如你经常帮助同事解决问题,等你有困难时别人也更愿意拉你一把;你对家人朋友真心付出,自然也会收获温暖的回馈。这种“福”不一定是物质回报,可能是别人的信任、内心的踏实感,或者无形中积累的好人缘。

2. 后半句“恶人害人招祸”
就像职场中有人靠打压同事上位,短期可能得利,但长期会失去人心,甚至被反噬;生活中算计别人的人,最终可能众叛亲离。所谓的“祸”,未必是立刻遭报应,但一定会在人际关系或内心留下隐患。

这句话的魅力在于它超越了说教,直指人性规律:
- 不是劝你“必须善良”,而是告诉你“善良是种智慧”——利人最终利己。
- 不是恐吓你“作恶会遭雷劈”,而是冷静指出“恶行自带代价”。

它用最朴素的语言提醒我们:世界是面镜子,你给出什么,就容易收回什么。 这种道理不分古今,放到今天的人际关系、职场甚至网络环境中,依然适用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