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长地久。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
出自 《老子·道经·第七章》
译文天长地久,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,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,所以能够长久生存。因此,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,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;将自己置于度外,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。
注释天长地久:相对于万物一直在生灭变化而言,天地可谓长存;然就天地自身而论,也不是永恒存在的。以:因为。身:自身、自己。先:居先,占据了前位。外:此处是置之度外、不过分在乎的意思。
赏析圣人能够委屈自己,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,本来就不计较个人的利益,以此作为最大的利益,圣人以谦恭退让的方式,无私自律的手段来达到最终有成的目的。
现代解析
这段话说的是天地为什么能长久存在,以及圣人如何效仿这种智慧。核心道理可以拆解为三层:
1. 天地的生存法则
天地之所以能长久,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谋私利("不自生")。比如太阳发光不是为了自己,雨水降落也不是为了自己,它们滋养万物却从不索取,反而能永恒存在。这就像大自然的基本规律——越无私的服务,越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。
2. 圣人的处世智慧
真正聪明的人会模仿天地的做法:遇到利益主动退后("后其身"),结果反而赢得众人推崇;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("外其身"),反而能更好地保全自己。这就像团队中总把机会让给别人的人,最终会成为最受尊敬的人;消防员冲进火场时越不顾自己,反而越能冷静找到生路。
3. 现代生活的启示
这种智慧反对急功近利的心态。比如过度追求减肥的人容易反弹,而养成健康习惯的人反而能长期保持身材;拼命想赚钱的人可能失去更多,专注创造价值的人财富自然来。本质上说的是:放下"一定要得到"的执念,遵循事物规律做事,反而能达到更好的结果。
这种思想魅力在于,它用自然现象揭示了深刻的成功法则——利他才是最高级的利己,不争才是真正的智慧。就像空气虽然看不见,但正因为它的"无我",才成为生命最离不开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