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中未比丹青见,暗里忽惊山鸟啼。

出自 宋代 姜夔 《鹧鸪天·元夕有所梦》

译文梦里相见时还赶不上看画像清晰,而这种好梦也常常无奈会被山鸟的叫声惊扰。

注释丹青:泛指图画,此处指画像。

赏析此句切合诗题“有所梦”,分写梦中与梦醒,刻骨相思,遂致入梦,又被山鸟的啼鸣声惊醒幻梦,突出梦醒后的惆怅、伤感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似梦非梦的微妙瞬间,可以这样理解:

1. "梦中未比丹青见"——
就像我们做梦时看到的模糊画面,明明那个人就在眼前,却比画中形象还要朦胧不清。这里用"丹青"(绘画)作对比,突出梦境的不真实感,就像隔着毛玻璃看人,越想看清越看不清。

2. "暗里忽惊山鸟啼"——
正沉浸在似真似幻的梦境中,突然被山鸟的啼叫声惊醒。这个转折像半夜被手机提示音吵醒,瞬间从梦境拉回现实,让人心头一颤。"暗里"二字强化了这种毫无防备的惊觉感。

全诗妙在捕捉了人类共通的体验:
- 用"画不如梦模糊"的反常比喻,新鲜又贴切
- 鸟啼声像自然界的闹钟,打破梦境与现实界限
- 短短14字完成"入梦-迷离-惊醒"的完整心理过程

就像我们清晨半梦半醒时,明明感觉闹钟声融进了梦境,突然意识到该起床的瞬间——这种虚实交织的微妙感,被诗人精准定格了。

姜夔

姜夔[kuí](1154年—1221年),字尧章,号白石道人,汉族,饶州鄱阳(今江西省鄱阳县)人。南宋文学家、音乐家。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,姜夔对诗词、散文、书法、音乐,无不精善,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。有《白石道人诗集》《白石道人歌曲》《续书谱》《绛帖平》等书传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