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的是暮春时节西湖边的生动景象,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:
1. 时间氛围
"又还春晚"说的是春天又一次接近尾声,带着一种"啊,春天又要过去了"的淡淡惋惜感,就像我们翻日历发现五月将至时的那种心情。
2. 画面动感
"水树乱莺啼"五个字里藏着三个动态镜头:波光粼粼的湖面(水),绿荫摇曳的树木(树),还有一群黄莺在枝叶间叽叽喳喳飞窜(乱莺啼)。特别是"乱"字用得妙,既写鸟多,又写叫声热闹,就像用手机拍视频时突然有一群鸟闯入镜头的那种活泼感。
3. 声音画面结合
诗人把看到的(湖水树木)和听到的(莺啼)压缩在一个句子里,就像现在短视频里同时展现美景配鸟鸣的效果,让人仿佛身临其境。
4. 隐藏的情绪
表面写景,实际透露出诗人对春光流逝的不舍。就像我们拍下樱花飘落的照片发朋友圈时,配文"春天要溜走了"那种微妙心情。
这种写法厉害在:不用直接说"我多愁善感",而是通过乱飞的莺、将尽的春色这些具体意象,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种既欣赏美景又略带惆怅的复杂情绪。
仲殊
北宋僧人、词人。字师利。安州(今湖北安陆)人。本姓张,名挥,仲殊为其法号。曾应进士科考试。生卒年不详。年轻时游荡不羁,几乎被妻子毒死,弃家为僧,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、杭州宝月寺,因时常食蜜以解毒,人称蜜殊;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。他与苏轼往来甚厚。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