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;王者不却众庶,故能明其德。

出自 先秦 李斯 《谏逐客书》

译文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,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;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,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。

注释择:舍弃。细流:小水。却:推却,拒绝。

赏析此句论点鲜明,论据有力,作者以河海为喻,说明“逐客”为一大失策,分析了用客与逐客对秦的利害关系,系秦国的安危、秦王的帝业于笔端,证明了客卿在秦的发展壮大过程中的独特作用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用比喻的方式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:大海和江河之所以能变得那么深,是因为它们不挑拣水流的大小,再小的溪流也接纳;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之所以能彰显高尚品德,是因为他不排斥任何背景的普通人,愿意广纳人才。

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它的智慧:

1. 包容的力量
就像手机需要兼容各种APP才能更好用一样,真正强大的事物往往具有包容性。大海不嫌弃小水滴的渺小,最终形成浩瀚的深度。这提醒我们,成长需要保持开放心态,珍惜每一个微小的机会和资源。

2. 人才观的启示
好的领导就像磁铁,不分对象地吸引各种人才。就像现代企业招聘不再只看学历,更看重实际能力。这句话早在两千年前就道破了"人才多样性"的重要性——团队需要不同特质的人互补,就像森林需要各种树木才能生机勃勃。

3. 成功的底层逻辑
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团队建设,成功的秘诀往往在于"不设限"。就像网购平台要服务各类顾客,城市要包容不同人群才能繁荣。拒绝"挑肥拣瘦"的思维,反而能获得更持久的成就。

这个道理在今天依然鲜活:短视频平台不拒绝普通人的创作,最终形成丰富内容生态;社区小店善待每位顾客,才能培养忠实客户群。它告诉我们,真正的强大不是来自挑剔,而是源于接纳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