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从人面起,云傍马头生。

出自 唐代 李白 《送友人入蜀》

译文人在栈道上走时,山崖从人的脸旁突兀而起,云气依傍着马头上升翻腾。

注释山从人面起:人在栈道上走时,紧靠峭壁,山崖好像从人的脸侧突兀而起。云傍马头生:云气依傍著马头而上升翻腾。

赏析此句中的“起”、“生”两个动词用得极好,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、险峻、高危,想象诡异,境界奇美,写得气韵飞动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险峻山路的生动画面。

“山从人面起”是说行走在陡峭的山路上,抬头一看,山崖几乎像一堵墙似的突然竖在脸前,给人一种压迫感,仿佛山是迎面扑来的。

“云傍马头生”则是说人在高处行走时,周围的云雾缭绕,低垂到马头的位置,好像云是从马头边新冒出来的。

这两句诗的精妙在于:
1. 用动态感写静景:把静止的山和云写得像活过来一样,山能“起”,云能“生”,充满动感。
2. 身临其境的视角:通过行人的视角(人脸前)和马头的细节,让读者仿佛亲自走在山路上,感受到山势的陡峭和高处的云雾缭绕。
3. 夸张却真实:山不会真的扑到脸上,云也不会从马头边生长,但这种夸张手法反而生动传递了人在高山险径中的真实体验。

整句诗不用生僻字,却把艰险的旅途写得气势逼人,让人瞬间想象出“蜀道难”的画面,这正是古诗用简单文字传递强烈画面感的魅力。

李白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