恨萧萧、无情风雨,夜来揉损琼肌。

出自 宋代 李清照 《多丽·咏白菊》

译文可恨那萧萧飒飒的无情风雨,在夜里摧残着如玉的白菊。

注释萧萧:疾厉的风雨声。琼肌:指花瓣像玉一般的白菊。

赏析此句先描绘了风雨交加、凄清萧瑟的景象,又用“揉损琼肌”刻画菊花的纤纤玉骨,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无奈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用现代语言来理解,就是在说:可恨那呼呼刮着的无情风雨,一晚上就把娇嫩的花瓣摧残得不成样子了。

诗人用拟人手法把风雨比作"无情"的破坏者,"萧萧"形容风雨声的凄冷,让人一听就感受到那种肆虐的感觉。"琼肌"比喻花瓣像美玉一样晶莹娇嫩,却被风雨"揉损"(揉搓损坏),这种强烈的反差让人心疼。

整句诗的精妙在于:
1. 用声音(萧萧)和触觉(揉损)让风雨的破坏力变得具体可感
2. "无情"与"琼肌"形成强烈对比,突出美好事物被摧残的悲剧感
3. "夜来"二字暗示摧残过程在黑暗中悄然发生,等发现时已来不及挽救

就像我们突然发现早上被打落一地的樱花,那种对自然暴力的无奈和对美好易逝的惋惜,都浓缩在这十四个字里了。

李清照

李清照(1084年3月13日~1155年5月12日)号易安居士,汉族,山东省济南章丘人。宋代(南北宋之交)女词人,婉约词派代表,有“千古第一才女”之称。所作词,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,后期多悲叹身世,情调感伤。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,自辟途径,语言清丽。论词强调协律,崇尚典雅,提出词“别是一家”之说,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。能诗,留存不多,部分篇章感时咏史,情辞慷慨,与其词风不同。有《易安居士文集》《易安词》,已散佚。后人有《漱玉词》辑本。今有《李清照集校注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