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外黑风吹海立,浙东飞雨过江来。

出自 宋代 苏轼 《有美堂暴雨》

译文远远的天边,疾风挟带着乌云,把海水吹得如山般直立;一阵暴雨,从浙东渡过钱塘江,向杭州城袭来。

注释黑风:形容风势狂猛,颜色深黑。吹海立:生动地描绘了狂风将海面吹得如同立起一般。

赏析这两句写天风海雨的狂暴,从另一角度看,也可看作是写山河景观的壮丽,可见东坡胸襟雄阔奔放的气概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场震撼人心的暴风雨景象,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解读:

1. 画面感十足
"天外黑风"像是一股从遥远天际压来的黑色狂风,瞬间把海面吹得直立起来——这种夸张手法让人仿佛看到巨浪如墙壁般腾空的惊险画面。"浙东飞雨"则是暴雨像被风裹挟着,横跨江面扑面而来,形成一道移动的雨幕。

2. 动静结合的艺术
前句用"吹海立"的垂直冲击力展现自然的狂暴,后句用"过江来"的水平运动感体现雨的迅捷,就像电影镜头从仰拍的浪墙切换到平移的雨势,充满视觉张力。

3. 身临其境的压迫感
"黑风""飞雨"不仅写颜色形态,更通过"天外""浙东"的空间跨度,让人感受到自然灾害铺天盖地袭来的渺小感,比直接说"暴风雨很大"更有冲击力。

4. 文字的音乐性
"吹海立"三个字都是张口音,读起来像风声呼啸;"过江来"用平缓音调收尾,模拟雨势绵延的余韵。这种语音搭配让诗句自带风雨交加的节奏感。

本质上,诗人把常人害怕的灾难场景转化成壮美的艺术画面,用文字的力量让我们感受到:自然界的狂暴也可以成为一种震撼人心的美。就像现在用无人机拍摄台风过境,既危险又壮丽。

苏轼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