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冈细草鸣黄犊,斜日寒林点暮鸦。

出自 宋代 辛弃疾 《鹧鸪天·陌上柔桑破嫩芽》

译文平坦的山岗上长满了细草,小黄牛在哞哞地叫,落日斜照春寒时节的树林,树枝间栖息着一只只乌鸦。

注释平冈:平坦的小山坡。

赏析此句描写了“斜日”、“寒林”、“暮鸦”所构成的衰飒景象,构成了一幅生意盎然的江南农村初春风物画,表现了词人对乡村生活的审美情趣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黄昏图景,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
1. "平冈细草鸣黄犊"
就像用手机拍了个小视频:缓坡草地上,嫩绿的小草随风轻摇,一只小黄牛正低头吃草,偶尔发出"哞哞"的叫声。这里的"鸣"字用得特别生动,让人仿佛能听见牛叫在空旷的山坡上回荡。

2. "斜日寒林点暮鸦"
这半句像电影里的空镜头:夕阳斜照在带着寒意的树林间,几个小黑点由远及近——原来是归巢的乌鸦。一个"点"字把乌鸦飞行的动态定格成了水墨画般的意境。

这两句诗的精妙之处在于:
- 用最朴实的乡村元素(牛、草、乌鸦、树林)组合出诗意
- 动静结合(牛的叫声和静止的斜阳)
- 色彩搭配和谐(黄牛、绿草、黑色乌鸦、金色夕阳)
- 通过"细草""寒林"等细节让人感受到初春或深秋的微凉气息

就像现在很多人喜欢拍的田园风照片,诗人用文字做到了"用平凡景物触动人心"的效果。看似简单的画面,却让人感受到远离喧嚣的宁静美,这种质朴的意境正是中国传统审美的精髓。

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