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荒南野际,守拙归园田。

出自 魏晋 陶渊明 《归园田居·其一》

译文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,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。

注释南野:南面的田野。际:间。守拙:意思是不随波逐流,固守节操。

赏析此句语言质朴平淡,抒发了诗人退出官场、归隐田园的心愿,可见诗人厌倦旧生活、向往新生活的情绪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回归田园生活的朴素画面,核心是"主动选择简单"的人生态度。

"开荒南野际"好比现代人辞去城市工作,跑到郊外亲手开垦一块荒地。不是为了作秀,而是真正想靠自己的劳动获得食物,体验最原始的生存满足感。这个动作背后是对虚假社交、复杂人际关系的厌倦。

"守拙归园田"的"守拙"特别有意思,像在说"我宁愿显得笨一点"。现代社会讲究精明算计,但诗人反而珍视这种"笨"——不玩心机、不争不抢,像保护火苗一样守护着自己笨拙的真诚。这种选择在旁人看来可能很傻,但恰恰是最高明的活法。

整句诗传递出一种生活哲学:当全世界都在追逐聪明、繁华时,主动选择笨拙和简单反而需要更大的智慧。就像现在有人放弃高薪去种地,不是逃避,而是看清了生活本质后的清醒选择。

陶渊明

陶渊明(352或365年—427年),字元亮,又名潜,私谥“靖节”,世称靖节先生,浔阳柴桑(今江西省九江市)人。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、辞赋家。曾任江州祭酒、建威参军、镇军参军、彭泽县令等职,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,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,从此归隐田园。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,被称为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”,有《陶渊明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