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句诗用养蚕和穿衣的关系,比喻劳动与收获的生活哲理。
“蚕桑能几许”说的是养蚕产丝的辛苦——蚕农付出大量心血,最终得到的蚕丝却很少。这里暗指任何成果都需要艰辛付出,但回报未必丰厚。
“衣服常着新”则描绘了穿衣者的光鲜——享受劳动成果的人(可能是达官贵人)总能穿着新衣,却未必体会背后的辛劳。
诗人用朴素对比揭示社会现实:劳动者与享受者往往分离,暗含对不公的讽刺。同时提醒我们:任何光鲜背后都有他人付出,应当珍惜物力,懂得感恩。
全句魅力在于用日常事物(养蚕、穿衣)承载深刻思考,既有烟火气又有人生智慧,至今仍有警示意义。
鲍溶
鲍溶,字德源,生卒年、籍贯不详,元和四年进士,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。晚唐诗人、诗论家张为著《诗人主客图》,尊鲍溶为“博解宏拔主”.将他与“广大教化主”白居易、“高古奥逸主”孟云卿、“清奇雅正主”李益、“清奇僻苦主”盂郊、“瑰奇美丽主”武元衡并列。为“六主”之一。宋代欧阳修、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