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头宫殿锁千门,细柳新蒲为谁绿?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荒凉又充满生机的画面:曾经繁华的宫殿如今大门紧锁,无人问津;而江边的细柳和新蒲却依然绿意盎然。诗人用强烈的对比手法,传递出两个层次的深意:
1. 自然与人事的永恒反差
柳树和蒲草不管人间兴衰,年年按时返青,而曾经热闹的宫殿却早已被遗忘。这种对比凸显了自然的永恒与人类权势的短暂——再辉煌的宫殿也会荒废,但草木的生命力永不消退。
2. "为谁绿"的孤独感
诗人问草木"为谁而绿",其实是借草木的无情反衬人心的失落。就像现在我们会说"花开得这么美却没人欣赏",传递的是一种物是人非的惆怅,暗示这里曾经有故事发生,如今只剩自然景物独自鲜活。
这种写法巧妙之处在于:不直接说"这里好荒凉",而是让鲜活的植物与废弃的宫殿形成"对话",让读者自己感受到时间流逝的残酷和历史的苍凉感。就像看到游乐园的旋转木马生锈了,但旁边的野花开得正艳,那种冲击感比直接写"这里被废弃了"更强烈。
杜甫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