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城渐觉风光好,縠皱波纹迎客棹。

出自 宋代 宋祁 《玉楼春·春景》

译文信步东城感到春光越来越好,皱纱般的水波上船儿慢摇。

注释东城:泛指城市之东。縠皱波纹:形容波纹细如皱纱。縠皱:即皱纱,有皱褶的纱。棹:船桨,此指船。

赏析此句泛写春光明媚,第二句以拟人化手法,将水波写得生动、亲切而又富于灵性,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、色彩鲜明的早春图,流露出词人愉悦的心情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泛舟的生动画面,用今天的白话来说就是:

"东边的小城渐渐显露出明媚的春色,水面上皱纱般的波纹轻轻荡漾,仿佛在招手欢迎游船的到来。"

它的精妙之处在于:
1. 用"渐觉"二字让读者跟着诗人一起发现春天,像镜头慢慢聚焦,比直接说"风景很美"更有代入感。
2. "縠皱波纹"这个比喻特别形象——把水波比作轻纱的褶皱,既写出了阳光下水面的细碎闪光,又带着丝绸般的柔美感。
3. "迎客棹"用了拟人手法,让静止的风景突然有了热情好客的生命力,就像主人看到客人来了主动上前迎接。

这种写法把普通的春游场景写出了三个层次:先是远观整体风光,再聚焦水面细节,最后通过人与景的互动传递愉悦心情,就像现在拍短视频时的远景、特写加互动镜头一样生动。

宋祁

宋祁(998~1061)北宋文学家。字子京,安州安陆(今湖北安陆)人,后徙居开封雍丘(今河南杞县)。天圣二年进士,官翰林学士、史馆修撰。与欧阳修等合修《新唐书》,书成,进工部尚书,拜翰林学士承旨。卒谥景文,与兄宋庠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词语言工丽,因《玉楼春》词中有“红杏枝头春意闹”句,世称“红杏尚书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