朔风吹雪透刀瘢,饮马长城窟更寒。
出自 唐代 卢汝弼 《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·其四》
译文寒风吹来,夹杂着飘雪,凛冽如刀割一般;骑着战马在长城窟饮水,更加严寒。
注释朔风:冬天的风,寒风。
赏析此处上半句写景凛冽冰寒,风吹飞雪,雪借风势能穿透刀瘢。下半句“饮马长城窟更寒”是由古乐府“饮马长城窟,水寒伤马骨”句化来,加一“更”字,以增其“寒”字的份量。诗人在这两句对北地的严寒做了极致的形容,为下文蓄势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将士在严酷环境中坚守的画面,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解读:
1. 画面感极强
"朔风"指北方刺骨的寒风,"吹雪"像刀子一样割在脸上——让人立刻联想到边关风雪交加的恶劣天气。"刀瘢"指将士们脸上被风霜刻出的伤痕,短短七个字就勾勒出戍边军人饱经风霜的沧桑形象。
2. 双重寒冷的巧妙表达
后句"饮马长城窟更寒"中,"饮马"是给战马喂水,但长城边的水窟(水源)早已结冰。表面写马匹喝水的困难,实际暗指:连战马都难以忍受的寒冷,将士们的艰辛更不言而喻。这种通过动物反应来衬托人的手法,比直接说"人很冷"更有感染力。
3. 隐藏的英雄气概
全句没用一个"苦"字,但风雪割脸、冰窟饮马的细节,反而凸显出将士们默默坚守的英勇。就像现代边防战士在雪地里站岗,不需要喊口号,结霜的睫毛和冻红的脸颊就是最有力的证明。
这种写法好就好在:用具体的自然现象代替抽象抒情,让读者自己从画面中感受到震撼,比直接说"边关生活真艰苦"要深刻十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