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里温柔,水边明秀,不借春工力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的是冬日里梅花傲雪绽放的景象,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:
1. "雪里温柔"——梅花在冰雪中依然开得柔美动人,就像一位不畏严寒的佳人,在冷酷环境中保持着自己的优雅姿态。这里用拟人手法,赋予梅花坚韧又温柔的性格。
2. "水边明秀"——临水绽放的梅花格外清新秀丽,水面倒映更添一份灵动。就像素颜美人站在镜子前,天然去雕饰的美感自然流露。
3. "不借春工力"——最妙的是这句,说梅花不需要春天帮忙,靠自己的力量就能绽放精彩。就像生活中那些不靠背景、自力更生的人,在逆境中反而更能展现真本事。
整体魅力在于:通过梅花写出了"逆境见真章"的人生哲理。不用直说"坚强",却用雪中花开的画面让人感受到;不说"独立",却用"不借春力"的表述更显力量。这种含蓄又有力的表达方式,正是古典诗词最打动人的地方。
辛弃疾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