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尘绝,西风残照,汉家陵阙。

出自 唐代 李白 《忆秦娥·箫声咽》

译文良人不见、音信断绝,只有西风萧瑟,残阳似血,拂照着那汉家帝王的陵阙。

注释音尘:一般指消息,这里是指车行走时发出的声音和扬起的尘土。残照:指落日的光辉。汉家:汉朝。陵阙:皇帝的坟墓和宫殿。

赏析此句意境苍茫,描写战乱后长安的萧条荒凉图景,表达出对历史兴衰的感叹,具有深刻的艺术魅力,后世常用“西风残照”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苍凉壮阔的画面,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
1. "音尘绝"说的是声音和踪迹都消失了,就像一场热闹过后突然陷入寂静,给人强烈的空虚感。可以想象成繁华散尽,只留下无边寂静。

2. "西风残照"用四个字就勾勒出黄昏景象:萧瑟的西风(秋风)吹着,夕阳的余晖斜照。这里用"残"字特别传神,既说太阳将落,又暗示着某种衰败感。

3. "汉家陵阙"指的是汉代皇陵的遗址。诗人把镜头从自然景象拉到历史遗迹,那些曾经辉煌的帝王陵墓,如今静静矗立在夕阳下。

整句诗的精妙在于:
- 用三个简洁的画面层层递进,从声音消失到风吹日落,最后落在历史遗迹上
- 通过自然景象的衰败暗示历史的沧桑,让人感受到再强大的王朝也敌不过时间
- "西风"与"残照"的搭配既有画面感又带情感,落日余晖中的古陵墓,充满震撼的苍凉美

就像用文字拍电影:先听见寂静,再看见秋风夕阳,最后镜头拉远展现荒原上的古老陵墓,让读者自然产生对历史兴衰的感慨。

李白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