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起秋毫之末,挥之于太山之本。
出自 《鬼谷子·鬼谷子·抵巇》
译文(万物的发展)都起于秋毫之末般微小的原因,但任其发展下去,也会动摇如泰山般大而坚固的物体。
注释秋毫:喻细微之物。太山:即泰山。
赏析这句话以秋毫之末与太山之本作对比,强调了事物的微小起始与巨大成就之间的反差,体现了对于坚持不懈、努力奋斗的赞美与鼓励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话用现代语言来理解,就是在说:一件大事的最初苗头,往往微小得像秋天鸟兽新生的绒毛尖儿;但如果不加注意,最终可能发展成像泰山崩塌那样严重的后果。
它的核心魅力在于用两个极端对比的意象,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:
1. "秋毫之末"的智慧
用秋天动物换毛时几乎看不见的细绒毛尖,比喻事情刚出现时的细微迹象。比如工作中一个小数据异常、人际关系里一句随意的话,这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,其实就是最早的预警信号。
2. "太山之本"的震撼
泰山在古代象征稳固不可动摇,用它的崩塌来比喻严重后果,形成强烈反差。就像现代人常说的"蝴蝶效应"——亚马逊雨林的蝴蝶振翅,可能引发得克萨斯州的龙卷风。
3. 给普通人的启示
- 防微杜渐:发现手机电池鼓包就该换,别等到爆炸
- 重视初始:教育孩子时,第一次撒谎就要认真对待
- 职场警示:财务报表的小误差可能酿成审计风暴
这句话之所以经典,是因为它用肉眼可见的自然现象(绒毛vs山崩),把抽象的哲理变得可触摸。直到今天,我们依然能在股市泡沫、疫情传播、工程事故等事件中看到这个规律的反复验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