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白首乡心尽,万里归程在梦中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用现代话来说,就像是一个漂泊半生的游子深夜的叹息:年轻时心心念念的故乡,如今头发都白了,那份牵挂反而淡了;明明知道回家的路就在那里,可真正能回去的,只有梦里那条路。
它戳中了两种现代人常见的无奈:
1. 时间冲淡乡愁:就像我们在大城市扎根后,老家反而成了记忆里的符号。不是不爱了,而是生活重心转移后,那种撕心裂肺的思念被磨平了棱角。
2. 现实困住脚步:诗里的"万里归程"像极了当代打工人的春节抢票——知道目的地,却总被各种现实原因绊住脚,最后连回家都成了奢侈的幻想。
最妙的是"在梦中"三个字,把成年人的体面撕开一道口子:白天说着"不想家"的人,可能深夜梦见的全是老家屋檐下的旧时光。这种矛盾感,让所有被生活推着走的人都会心口一疼。
清江
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。诗僧。幼出家,代宗大历初至杭州华严寺,师华严宗僧人守真。归越州开元寺后,又从昙一学《四分律》。大历八年(773)至南阳从慧忠习禅观。大历、贞元间以能诗闻名于江南,与诗人皎然齐名,时称会稽二清。与当时诗人交往频繁。晚年住襄州辨觉寺,约卒于宪宗元和间。《宋高僧传》卷十五有传,另参《唐才子传》卷三。其诗多送别赠答及行旅抒怀之作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