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嗟鸠兮!无食桑葚。
氓之蚩蚩,抱布贸丝。匪来贸丝,来即我谋。送子涉淇,至于顿丘。匪我愆期,子无良媒。将子无怒,秋以为期。
乘彼垝垣,以望复关。不见复关,泣涕涟涟。既见复关,载笑载言。尔卜尔筮,体无咎言。以尔车来,以我贿迁。(尔 一作:尓)
桑之未落,其叶沃若。于嗟鸠兮,无食桑葚!于嗟女兮,无与士耽!士之耽兮,犹可说也。女之耽兮,不可说也。
桑之落矣,其黄而陨。自我徂尔,三岁食贫。淇水汤汤,渐车帷裳。女也不爽,士贰其行。士也罔极,二三其德。
三岁为妇,靡室劳矣。夙兴夜寐,靡有朝矣。言既遂矣,至于暴矣。兄弟不知,咥其笑矣。静言思之,躬自悼矣。
及尔偕老,老使我怨。淇则有岸,隰则有泮。总角之宴,言笑晏晏。信誓旦旦,不思其反。反是不思,亦已焉哉!
乘彼垝垣,以望复关。不见复关,泣涕涟涟。既见复关,载笑载言。尔卜尔筮,体无咎言。以尔车来,以我贿迁。(尔 一作:尓)
桑之未落,其叶沃若。于嗟鸠兮,无食桑葚!于嗟女兮,无与士耽!士之耽兮,犹可说也。女之耽兮,不可说也。
桑之落矣,其黄而陨。自我徂尔,三岁食贫。淇水汤汤,渐车帷裳。女也不爽,士贰其行。士也罔极,二三其德。
三岁为妇,靡室劳矣。夙兴夜寐,靡有朝矣。言既遂矣,至于暴矣。兄弟不知,咥其笑矣。静言思之,躬自悼矣。
及尔偕老,老使我怨。淇则有岸,隰则有泮。总角之宴,言笑晏晏。信誓旦旦,不思其反。反是不思,亦已焉哉!
现代解析
这句诗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来劝诫人们:斑鸠啊,别贪吃桑葚!表面是说小鸟吃多了桑葚会醉倒,实际是借物喻人——就像鸟儿因贪嘴陷入危险一样,人若沉迷于诱惑(比如金钱、美色、权力等),最终会害了自己。
它的魅力在于:
1. 用常见的小动物和果子打比方,一听就懂,比直接说教更有趣
2. "于嗟"(相当于现代汉语的"哎呀")开头,带着着急劝说的语气,让人感受到说话人的关切
3. 短短十个字,既呈现了画面(斑鸠啄食桑葚),又暗含哲理,形成双重警示
本质上是在提醒:面对诱惑要懂得节制,看似甜蜜的东西可能藏着危险,这和现代人说的"糖衣炮弹""温柔陷阱"是同样的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