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日生残夜,江春入旧年。

出自 唐代 王湾 《次北固山下》

译文夜还未消尽,红日已从江上升起,江上春早,旧年未过新春已来。

注释海日:海上的旭日。残夜:夜将尽之时。江春:江上的春天。

赏析此句写时序的交替,诗人从炼意着眼,把“日”与“春”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,并且用“生”字“入”字使之拟人化,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,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——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,不仅写景逼真,叙事确切,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,给人以乐观、积极、向上的鼓舞力量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昼夜交替、新旧年转换的自然画面,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时光流转的永恒感。

“海日生残夜”是说:黑夜还未完全退去,朝阳已从海平面缓缓升起。这里用“生”字巧妙地将太阳拟人化,仿佛朝阳是从黑夜母体中分娩的新生命,让人感受到黑暗与光明不是割裂的,而是孕育新生的过程。就像我们熬夜工作时,窗外突然透出晨光,那种疲惫中看到希望的触动。

“江春入旧年”则更精妙:江边已泛起春意,但农历新年还未到来。用“入”字形容春天悄悄溜进旧年的尾巴,就像冬天大衣口袋里突然摸到一颗发芽的种子。诗人捕捉到自然界“时间重叠”的瞬间——物理时间与生命节奏并不同步,枝头的嫩芽永远比日历更早宣告春天。

这两句诗的魅力在于:它把抽象的时间变得可触摸可感受。我们都有过类似体验:除夕夜看春晚时,窗外突然传来早开的迎春花香;加完班走出办公楼,发现黎明与星光同时在天空共存。诗人把这些细微的时空交错感浓缩成十个字,让千年前的瞬间成为每个人都能共鸣的永恒画面。

王湾

王湾(约693年—约751年),字号不详,唐代诗人,洛阳(今河南洛阳)人。玄宗先天年间(712年)进士及第,授荥阳县主簿。后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,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,书成之后,因功授任洛阳尉。王湾“词翰早著”,现存诗10首,其中最出名的是《次北固山下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