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春风十里,尽荠麦青青。

出自 宋代 姜夔 《扬州慢·淮左名都》

译文昔日繁华热闹的扬州路,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,一片荒凉。

注释春风十里:这里用以借指扬州。

赏析此句描写了战乱后繁华的扬州沦为废墟的情景,词人用“青青”二字,更添一种凄艳色彩,增加青山故国之情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天乡野的生动画面,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:

"沿着春风吹过的十里长路,放眼望去全是野荠菜和青麦苗。"

它的魅力在于用最朴实的自然景物传递出双重意境:

1. 视觉上像电影镜头——春风为镜头带路,镜头扫过之处,鲜绿的荠菜和麦苗在阳光下连成一片青翠的海洋,让人瞬间置身于开阔的田野。

2. 暗藏时光故事——荠菜是野生植物,麦苗是人工种植的庄稼,两者共生暗示这里曾经是繁华之地(所以有道路),如今回归自然。就像现在看到老城区拆迁后长满野草和菜苗的景象,透出一种淡淡的物是人非感。

诗人没有直接抒情,但通过"春风十里"和"荠麦青青"的对比,让读者自己感受到:再热闹的地方也抵不过时间的力量,最终大自然会重新覆盖人类的痕迹。这种不说破的留白手法,正是古典诗词最耐人寻味的地方。

姜夔

姜夔[kuí](1154年—1221年),字尧章,号白石道人,汉族,饶州鄱阳(今江西省鄱阳县)人。南宋文学家、音乐家。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,姜夔对诗词、散文、书法、音乐,无不精善,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。有《白石道人诗集》《白石道人歌曲》《续书谱》《绛帖平》等书传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