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见复关,泣涕涟涟。

出自 先秦 佚名 《氓》

氓之蚩蚩,抱布贸丝。匪来贸丝,来即我谋。送子涉淇,至于顿丘。匪我愆期,子无良媒。将子无怒,秋以为期。
乘彼垝垣,以望复关。不见复关,泣涕涟涟。既见复关,载笑载言。尔卜尔筮,体无咎言。以尔车来,以我贿迁。(尔 一作:尓)
桑之未落,其叶沃若。于嗟鸠兮,无食桑葚!于嗟女兮,无与士耽!士之耽兮,犹可说也。女之耽兮,不可说也。
桑之落矣,其黄而陨。自我徂尔,三岁食贫。淇水汤汤,渐车帷裳。女也不爽,士贰其行。士也罔极,二三其德。
三岁为妇,靡室劳矣。夙兴夜寐,靡有朝矣。言既遂矣,至于暴矣。兄弟不知,咥其笑矣。静言思之,躬自悼矣。
及尔偕老,老使我怨。淇则有岸,隰则有泮。总角之宴,言笑晏晏。信誓旦旦,不思其反。反是不思,亦已焉哉!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描绘了一个非常生动的画面:一个人因为没等到想见的人,急得直掉眼泪。用今天的话来说,就像你站在地铁口等对象,眼看着一班班列车过去却不见人影,心里发慌、鼻子发酸的感觉。

它的魅力在于用最朴实的动作传递最真实的情感:
1. "不见复关"——"复关"可能是约定见面的地点,也可能是心上人住的地方。望眼欲穿却扑了个空,这种失落感古今相通。
2. "泣涕涟涟"——眼泪止不住地流,画面感极强。不用说什么"悲痛欲绝",光是这个擦眼泪的动作,就让人感受到当事人有多难过。

特别打动人的是,它把等待的煎熬表现得特别有层次:先是伸长脖子张望(不见),接着心里发空(复关代指的人没出现),最后情绪决堤(眼泪哗哗流)。就像现代人发微信没收到回复,从期待到焦虑再到委屈的全过程。这种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,正是这句话流传至今的原因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