岂曰无衣?与子同袍。

出自 先秦 佚名 《无衣》

译文谁说我们没衣穿?与你同穿战袍。

注释袍:长袍,即今之斗篷。

赏析此句激昂慷慨,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、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用今天的大白话来说就是:“谁说你没衣服穿?我的战袍分你一半!”

它诞生于战国时期,本质是一首军营里的“战友情之歌”。当时秦国士兵即将上战场,面对强敌和恶劣环境,战士们用最朴实的语言互相打气:衣服可以同穿,武器可以共用,生死与共,绝不退缩。

直击人心的力量藏在三个细节里:
1. “同袍”不仅是分享物资
古代战袍是保命的铠甲,愿意分出去,等于把生存机会让给战友。这种“你缺什么,我有的就是你的”的义气,比任何豪言壮语都动人。

2. 反问句里的热血
“岂曰无衣?”(谁说我们没有?)带着不服输的劲儿,直接把困境怼回去。像极了现代人遇到困难时说的“怕什么?兄弟陪你扛!”

3. 重复的节奏感
原诗后续还有“与子同泽”(内衣分你)、“与子同裳”(下装分你),像口号一样层层递进。这种复沓结构朗朗上口,特别适合集体呐喊,能瞬间点燃团队凝聚力。

现代启示:
它之所以流传千年,是因为戳中了人性最根本的渴望——被支持、不孤独。无论是战场、职场还是生活困境,这句诗都在提醒我们:真正的伙伴,会在你赤手空拳时,毫不犹豫地为你披甲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