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两个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,形成巧妙对比:
"东宫白庶子"指太子身边的白衣侍从(庶子为官职),代表身处权力中心的普通人;"南寺远禅师"则是远离尘世的寺院高僧,象征超脱的修行者。
作者通过一"东"一"南"的空间对立,一"宫"一"寺"的环境反差,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:
- 在朝堂侍奉权贵
- 在山水间修身养性
诗句的精妙在于用最简练的十个字,就勾勒出古代文人典型的人生困境——是追求功名利禄,还是向往隐逸生活?这种二元对立的构思,让读者能立即感受到两种生活状态的强烈对比,引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。
这种通过具体形象表达抽象哲理的写法,既生动又深刻,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所在。
白居易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