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絮飘残已化萍,泥莲刚倩藕丝萦。

出自 清代 纳兰性德 《山花子·风絮飘残已化萍》

译文风中的柳絮残飞到水面化作浮萍,河泥中的莲花虽然刚劲果断,但是它的茎却依然会丝丝萦绕不断。

注释泥莲:指荷塘中的莲花。倩:请、恳请,此处谓莲花被藕丝缠绕。

赏析此句写杨花入水化为浮萍的传说,用“飘零无据”的意象,传达出词人相思萦怀、依依不舍的情绪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,同时暗含人生哲理,我们可以分两部分来理解:

1. 画面解析
- "风絮飘残已化萍":柳絮被风吹散,最终飘落水面变成了浮萍。这里用柳絮(春天轻盈的象征)到浮萍(夏日水面植物)的转变,暗示时光流逝的自然规律。
- "泥莲刚倩藕丝萦":淤泥中的莲花刚刚绽放,藕丝还缠绕着花茎。通过"泥"与"莲"的对比,展现生命在困境中依然保持高洁的姿态。

2. 深层寓意
- 前句讲"变化":就像柳絮注定变成浮萍,许多事物的转变不受人力控制,教人学会接纳无常。
- 后句讲"坚持":莲花出淤泥而不染,藕丝虽细却坚韧,暗示人面对逆境时应有的品格——环境再艰难,也要保持内在的纯净与韧性。

魅力所在:诗人用常见的自然景物(柳絮/浮萍/莲花),既画出了春夏交替的唯美画面,又巧妙地把人生感悟藏进景物里。不需要直接说教,读者就能从画面中体会到"顺应自然"与"坚守本心"的平衡智慧。

纳兰性德

纳兰性德(1655-1685),满洲人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。其诗词“纳兰词”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,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。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,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。虽侍从帝王,却向往经历平淡。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,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,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。流传至今的《木兰花令·拟古决绝词》——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?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”富于意境,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