群峭碧摩天,逍遥不记年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高耸入云的青山景象,同时传递出一种超脱自在的人生态度。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1. 画面感:前五个字就像用广角镜头拍下的风景——陡峭的群峰长满青翠草木("碧"),几乎要擦到天空("摩天")。这种夸张手法让人直观感受到山势的雄伟壮观。
2. 意境升华:后两句笔锋一转,从写景过渡到写人。在这样与世隔绝的天然画卷里,修行者(或隐士)完全沉浸在逍遥状态中,连岁月流逝都浑然不觉。"不记年"三个字特别妙,既说明山居生活的忘我境界,又暗含对世俗功利心的否定。
3. 现代启示:就像我们现代人偶尔逃离城市去登山时,手机没信号反而觉得轻松。诗句提醒我们:真正的自由,往往来自对自然规律的顺应,以及对功利性时间概念的暂时放下。那"不记年"的逍遥,本质上是对生命本真状态的回归。
李白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