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羊自归村巷,童稚不识衣冠。
出自 唐代 王维 《田园乐七首·其四》
译文牛羊无需人们去驱赶,自己会回到村里的小巷子。孩子们天真烂漫,不认识达官显贵。
注释衣冠:指士大夫或官员的服饰,也可以引申为身份的象征。
赏析此句语言自然朴实,描写了和谐美好的田园生活,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、纯朴民风的赞美与热爱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质朴的乡村生活图景,用两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深刻的生活哲理:
1. "牛羊自归村巷"——傍晚时分,牛羊不用人驱赶,自己熟门熟路地走回村庄。这就像我们现代人下班回家不用导航一样,展现的是动物与人类长期共处的默契,也暗示着乡村生活的自然规律。牛羊认得回家的路,恰恰说明这里的人们过着安定、重复却不失温暖的日子。
2. "童稚不识衣冠"——村里的孩子们不认识达官显贵的华服官帽。这句话最有意思的是点出了两种反差:一方面说明村子远离权力中心,保持着淳朴本色;另一方面也暗示孩子们的天真无邪,在他们眼里没有世俗的等级观念,就像现代孩子不会特别在意别人穿的是名牌还是普通衣服。
整体来看,诗人用最平常的乡村场景,道出了许多人向往的生活真谛:远离纷争的简单日子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、不受世俗眼光束缚的自由心态。这种返璞归真的意境,在今天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反而显得格外珍贵。就像我们偶尔会怀念小时候邻里相熟的社区,或者向往去乡下体验"不知今夕是何年"的放松感。
王维
王维(701年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字摩诘,汉族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祖籍山西祁县,唐朝诗人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开元九年(721年)中进士,任太乐丞。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,今存诗400余首,重要诗作有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王维精通佛学,受禅宗影响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维摩诘经》,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。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,多才多艺,音乐也很精通。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