孤松宜晚岁,众木爱芳春。
出自 唐代 陈子昂 《送东莱王学士无竞》
译文孤立的松树最适合在寒冬生长,只有众多而又普通的花木才会喜欢暖和的春天。
赏析诗人以孤松比喻坚贞之士,以众木比喻趋炎附势的小人,意在勉励友人应当做个正直而又能坚守节操的人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用对比的手法,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态度:
1. "孤松宜晚岁"——松树在寒冬依然挺拔,就像那些不随大流、能在逆境中坚守本心的人。他们不需要外界的追捧,反而在困难时期更能展现自己的品格。
2. "众木爱芳春"——普通树木只在春天争艳,比喻大多数人只喜欢顺境,热衷于在风光时凑热闹、随波逐流。
精髓在于:通过树木对季节的不同态度,巧妙揭示了两种人生观——一种是独立坚韧,一种是趋时从众。诗人用"宜"字暗示孤松的选择是主动的、合适的,而"爱"字则显出普通树木的被动追随。
魅力在于:短短十个字就构成了一幅对比鲜明的画面,让读者自然联想到生活中不同人的处世态度,既形象又富有哲理,给人留下深刻印象。
陈子昂
陈子昂(公元661~公元702),字伯玉,梓州射洪(今四川省射洪市)人,唐代文学家、诗人,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。因曾任右拾遗,后世称陈拾遗。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,其诗风骨峥嵘,寓意深远,苍劲有力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《感遇》38首,《蓟丘览古》7首和《登幽州台歌》、《登泽州城北楼宴》等。陈子昂与司马承祯、卢藏用、宋之问、王适、毕构、李白、孟浩然、王维、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