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海长云暗雪山,孤城遥望玉门关。

出自 唐代 王昌龄 《从军行七首·其四》

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,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。边塞古城,玉门雄关,远隔千里,遥遥相望。

注释青海:指青海湖,在今青海省。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,置神威军戍守。长云:层层浓云。雪山:即祁连山,山巅终年积雪,故云。孤城:边塞古城。玉门关:汉置边关名,在今甘肃敦煌西。一作“雁门关”。

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,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,将领戍边生活艰苦的孤寂心情都融进了这苍凉的景象中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阔又孤寂的西北边塞画卷,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:

画面感:
诗人站在青海高原上,看到连绵的云层压低了雪山的光线,让雪山显得阴沉沉的。远处有一座孤零零的城池,遥遥对着历史上的军事要塞玉门关。

情感传递:
1. 压抑与苍凉——"长云暗雪山"用天气的阴沉,暗喻边疆环境的艰苦和战争的紧张氛围。
2. 孤独与坚守——"孤城"像被世界遗忘的哨兵,突出戍边将士的孤立无援,却又展现他们如"遥望玉门关"般对家国的忠诚。

语言魅力:
诗人用"长云""暗""孤"这些简洁有力的字眼,像用粗犷的笔触画水墨画,短短14个字就让人仿佛看到天地苍茫、将士孤独的背影,感受到边塞特有的悲壮美。

王昌龄

王昌龄 (698— 756),字少伯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盛唐著名边塞诗人,后人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早年贫贱,困于农耕,年近不惑,始中进士。初任秘书省校书郎,又中博学宏辞,授汜水尉,因事贬岭南。与李白、高适、王维、王之涣、岑参等交厚。开元末返长安,改授江宁丞。被谤谪龙标尉。安史乱起,为刺史闾丘所杀。其诗以七绝见长,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,有“诗家夫子王江宁”之誉(亦有“诗家天子王江宁”的说法)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