虑澹物自轻,意惬理无违。

出自 南北朝 谢灵运 《石壁精舍还湖中作》

译文忧虑的事情少了自然觉得没有烦心事,心情畅快就会觉得很顺心。

注释澹:同“淡”。意惬:心满意足。理:指养生的道理。

赏析此句阐述了诗人游后悟出的玄理:一个人只要思虑淡泊,那么对于名利得失,穷达荣辱这类身外之物自然就看得轻了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的意思是:当一个人内心平静、不过分忧虑时,外界的物质负担就会显得不那么沉重;当心态感到满足时,自然就不会违背事物的道理。
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
1. "虑澹物自轻":就像背包旅行时,如果总担心东西带不够,行李会越装越多,反而成了负担。但若心态放松,只带真正需要的,背包自然变轻。生活中也一样,少些不必要的焦虑,压力就会减轻。

2. "意惬理无违":好比做菜时,如果总着急翻动锅里的菜,反而容易炒糊;但若是掌握好火候,耐心等待,菜自然美味。心里感到踏实满足时,做事反而更符合规律。

这句话的精妙在于用生活现象揭示心理规律:不是外界事物本身轻重在变,而是我们看待它们的心态在起作用。就像同样的工作量,开心时做觉得轻松,烦躁时就觉得沉重。它提醒我们:调节好内心状态,才是应对生活压力的关键。

谢灵运

谢灵运(385年-433年),东晋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)人,出生在会稽始宁(今浙江上虞),原为陈郡谢氏士族。东晋名将谢玄之孙,小名“客”,人称谢客。又以袭封康乐公,称谢康公、谢康乐。著名山水诗人,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,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。由谢灵运始,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,最著名的是《山居赋》,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。谢灵运还兼通史学,工于书法,翻译佛经,曾奉诏撰《晋书》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、《晋书》录有《谢灵运集》等14种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