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。

出自 唐代 李商隐 《夜雨寄北》

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,归期难定,今夜巴山下着大雨,雨水已涨满秋池。

注释君:对对方的尊称,等于现代汉语中的“您”。归期:指回家的日期。巴山:指大巴山,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,这里泛指巴蜀一带。秋池:秋天的池塘。

赏析此句一问一答,先停顿,后转折,跌宕有致,极富表现力,诗人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,与夜雨交织,绵绵密密,可见诗人其心境之郁闷、孤寂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用大白话来说,就像一个人在雨夜里给远方的人发微信:

“你问我啥时候回来?我自己也说不准啊!
你听,现在巴山这儿正下着夜雨,雨水把秋天的池塘都灌满了。”

为什么动人?
1. “一问一答”有温度:开头像是直接回应对方的牵挂,像聊天记录一样真实。明明自己也很想家,却说不出归期,这种无奈感瞬间拉近距离。

2. “夜雨涨池”会画画:后两句不用直接说“我好孤独”,而是拍了个短视频——黑暗中的雨声、渐渐漫溢的池塘,让人自动脑补出他望着窗外发呆的样子。潮湿的夜、停不下的雨,心里的思念也跟着“涨”满了。

3. 留白让人共情:他没说“我想你”,但雨下得越大,越显得屋里空荡荡的。读诗的人会代入自己等消息、盼团聚的经历,越想越有味道。

总结:诗人把“说不出的想念”藏进雨声里,千年后的人读到,依然会觉得“这说的不就是我吗?”这种含蓄又细腻的表达,正是中文独有的浪漫。

李商隐

李商隐(约813年-约858年),字义山,号玉溪(谿)生、樊南生,唐代著名诗人,祖籍河内(今河南省焦作市)沁阳,出生于郑州荥阳。他擅长诗歌写作,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,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,和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为“温李”,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、温庭筠风格相近,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,故并称为“三十六体”。其诗构思新奇,风格秾丽,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,广为传诵。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,难于索解,至有“诗家总爱西昆好,独恨无人作郑笺”之说。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,一生很不得志。死后葬于家乡沁阳(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)。作品收录为《李义山诗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