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知诗到苏黄尽,沧海横流却是谁?
出自 金朝 元好问 《论诗三十首·二十二》
译文我只知诗歌在苏黄之后再无新意,又有谁能够成为诗坛上的逆流,横流沧海?
注释苏黄:苏轼、黄庭坚,北宋著名诗人。沧海横流:狂流泛滥,比喻诗坛上的逆流,可能是指江西诗派。
赏析诗人肯定了苏轼、黄庭坚在技巧上力求出新,对传统有所发展变化,取得了卓著的成绩,另一方面也批评了苏黄的后学者未得其长,先得其短,容易出现一味崇尚奇险、堆砌生典的现象、语言生硬晦涩、词句雕琢不自然的弊端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可以理解为:“人们只看到苏轼、黄庭坚把诗写到了极致,但面对时代巨变(沧海横流),真正能扛起大旗的又是谁呢?”
它有两层精彩之处:
1. 致敬与反思:前一句承认苏黄是诗歌高峰,后句突然转折——即使最伟大的诗人,面对时代洪流时也会显得无力。就像今天我们说“周杰伦之后华语乐坛谁还能领军”,既有对前辈的尊重,也有对未来的担忧。
2. 巧用比喻:用“沧海横流”形容时代动荡,画面感极强。就像说“短视频冲击下,真正的好内容在哪?”既点明危机,又留下思考空间。
本质上,这是每个时代都会有的困惑:当旧标杆难以超越,新时代的挑战来临时,真正的突破者在哪里?这种跨越古今的共鸣,正是它打动人的地方。
元好问
元好(hào)问(1190年8月10日—1257年10月12日),字裕之,号遗山,世称遗山先生。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。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、历史学家。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、文坛盟主,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,被尊为“北方文雄”、“一代文宗”。他擅作诗、文、词、曲。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,其“丧乱诗”尤为有名;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,可与两宋名家媲美;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当时影响很大,有倡导之功。有《元遗山先生全集》、《中州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