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去人间无路。
出自 宋代 刘辰翁 《兰陵王·丙子送春》
送春去。春去人间无路。秋千外,芳草连天,谁遣风沙暗南浦。依依甚意绪。漫忆海门飞絮。乱鸦过,斗转城荒,不见来时试灯处。春去。最谁苦。但箭雁沉边,梁燕无主。杜鹃声里长门暮。想玉树凋土,泪盘如露。咸阳送客屡回顾。斜日未能度。
春去。尚来否。正江令恨别,庾信愁赋。苏堤尽日风和雨。叹神游故国,花记前度。人生流落,顾孺子,共夜语。
现代解析
“春去人间无路”这句话,用现代话来说就是:春天走了,人间再也找不到它的踪迹。
乍一听有点夸张,但仔细想想特别有画面感——春天不是慢慢溜走的,而是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,连一条回去的路都没留下。这种写法把“季节更替”变成了一个充满遗憾的故事:我们还没来得及好好告别,春天就彻底离开了,仿佛人间根本不配拥有它。
为什么这句话打动人?
1. 用“无路”写无奈:通常我们说“花谢了”“天热了”,但这里说“没路可走”,一下子把春天拟人化——它像个决绝的朋友,走了就再也不回头。
2. 藏着人的孤独:表面写春天消失,实际是说人留不住美好。就像青春、爱情,或者某些快乐的时光,过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。
3. 反差感:春天本该是生机勃勃的,但“无路”二字突然把希望掐断,让人心里一空。
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
你某天突然想起小时候常吃的零食,跑遍超市却再也买不到——那种“彻底失去”的感觉,就和“春去人间无路”一模一样。
这句话的魅力,就在于它用简单的七个字,戳中了所有人对“失去”的共鸣。
刘辰翁
刘辰翁(1233.2.4—1297.2.12),字会孟,别号须溪。庐陵灌溪(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)人。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。 景定三年(1262)登进士第。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,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,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《须溪先生全集》,《宋史·艺文志》著录为一百卷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