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园何限相思树,辛苦梅花候海棠。
出自 金朝 元好问 《鹧鸪天·候馆灯昏雨送凉》
译文我那文士雅集的庭院中有多少珍贵的相思树木,其中的梅花树辛苦艰难地熬过了寒冬,就是为了迎来海棠开放的春天。
注释西园:原指铜雀园,三国魏曹植置此,以招文士,这里指文士雅集的庭园。何限:多少,几何。相思树:典出东晋干宝《搜神记》,后以此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。候:等候,迎接。
赏析此句寓情于景,谓将像梅花那样熬过寒冬,迎来海棠开放的春天。然而海棠开时,梅花也就凋零了,在自我宽慰中,希望与悲感交织,流露出诗人孤凄的心绪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用花园里的树木和花朵来比喻思念和等待的情感,写得既含蓄又深情。
“西园何限相思树”可以理解为:西边的花园里,不知有多少树都在默默寄托着人们的思念。这里的“相思树”不是真的树种,而是用树来象征人们心中绵长的思念——就像树木扎根生长一样,思念也在心里不断蔓延。
“辛苦梅花候海棠”用两种花的关系来描绘等待的煎熬:梅花在寒冬开放,而海棠要到春天才绽放。这里说梅花“辛苦”地等候海棠,其实是比喻一个人(梅花)在艰难环境中坚持等待另一个人(海棠)。梅花顶着风雪开放,就像人在困境中坚守;它等待迟迟未开的海棠,就像人等待迟迟未归的挚爱。
整句诗的精妙在于:
1. 用自然景物巧妙比喻人情,不说“我在等你”,而说“梅花等海棠”
2. 两种花的花期差异制造出时间流逝感,让等待显得更漫长
3. “辛苦”二字把花拟人化,让没有情感的花木突然有了人性温度
就像现代人会说“我像路灯一样等你到天亮”,古人用梅花海棠的意象,把等待的孤寂与期盼写得既唯美又戳心。
元好问
元好(hào)问(1190年8月10日—1257年10月12日),字裕之,号遗山,世称遗山先生。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。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、历史学家。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、文坛盟主,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,被尊为“北方文雄”、“一代文宗”。他擅作诗、文、词、曲。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,其“丧乱诗”尤为有名;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,可与两宋名家媲美;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当时影响很大,有倡导之功。有《元遗山先生全集》、《中州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