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前横笛斜吹雨,醉里簪花倒著冠。

出自 宋代 黄庭坚 《鹧鸪天·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》

译文冒着斜风细雨吹笛取乐,酒醉里倒戴帽子、摘下菊花簪在头上。

注释倒著冠:倒戴着冠儿,此句暗用山简典故,表现不拘世俗、风流自赏的生活态度。

赏析此句暗用山简的典故,描写了词人酒后的浪漫举动和醉中狂态,这种狂放行为不过是借酒浇愁而已,透露出词人的愁怨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潇洒不羁、纵情诗酒的文人形象,用现代话可以这样理解:

1. "风前横笛斜吹雨"
就像一个人站在风雨中,毫不在意被淋湿,反而斜握着笛子随性吹奏。这里的"斜吹雨"不是真的对着雨吹笛,而是说他在风雨中依然保持艺术家的洒脱姿态,风雨反而成了他表演的天然背景板。

2. "醉里簪花倒著冠"
喝醉后把花胡乱插在头上,帽子也戴反了。这种看似狼狈的状态,实际展现的是彻底放松的真性情——不讲究外表规矩,花插歪了有什么关系?帽子戴反了又何妨?这种"爱谁谁"的率真反而有种特别的魅力。

两句共同传递的精神是:活出自我比遵守世俗规矩更重要。诗人用这两个充满画面感的场景,把文人追求自由、反抗刻板教条的态度,通过"风雨中吹笛""醉酒戴花"这样具体可感的行为生动展现出来。就像现代人偶尔抛开社会身份,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,或是深夜独自听歌喝酒的放松时刻,这种暂时逃离框架的"任性",恰恰是最真实的生活诗意。

黄庭坚

黄庭坚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