徒言树桃李,此木岂无阴?
现代解析
这句诗用大白话来说就是:“人们总说种桃树李树好,难道别的树就不能遮阴乘凉了吗?”
诗人表面上是在讨论种树,其实暗讽了一种社会现象——人们常常盲目追捧热门的东西(比如桃李),却忽视了那些同样有价值但不够显眼的事物(比如其他树木)。就像现在很多人只追捧名校、热门专业、网红产品,却忽略了其他可能更适合自己的选择。
这句话的精妙在于:
1. 用日常事物讲道理:用“种树”这种生活小事,比喻人生选择的大智慧,一听就懂。
2. 反问句的力量:用“难道……吗?”的反问,比直接说教更有冲击力,让人忍不住反思。
3. 为“冷门”发声:提醒我们别被主流带偏,要学会发现被忽略的美好和价值。
简单说,它是一句“反跟风”的智慧格言,教我们独立思考,别只盯着“桃李”而错过整片森林。
张九龄
张九龄(678-740) 唐开元尚书丞相,诗人。字子寿,一名博物,汉族,韶州曲江(今广东韶关市)人。长安年间进士。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后罢相,为荆州长史。诗风清淡。有《曲江集》。他是一位有胆识、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、诗人、名相。他忠耿尽职,秉公守则,直言敢谏,选贤任能,不徇私枉法,不趋炎附势,敢与恶势力作斗争,为“开元之治”作出了积极贡献。他的五言古诗,以素练质朴的语言,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,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,贡献尤大。誉为“岭南第一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