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楫轻舟,梦入芙蓉浦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轻盈梦幻的画面:划着小船,晃晃悠悠驶入荷花盛开的湖湾。诗人用最简练的笔触,构建出三重意境美:
1. 动静相宜的韵律美
"小楫轻舟"四个字自带节奏感,仿佛能听见木桨划破水面的细微声响,看见船身随波晃动的轨迹。不用"划船"而用"小楫",让人自然聚焦在船桨与水亲密接触的灵动瞬间。
2. 虚实交织的梦幻感
"梦入"二字巧妙模糊了现实与想象的边界。可能是真实月夜泛舟,也可能是梦中神游,这种不确定性反而让画面更显空灵。就像我们半梦半醒时,常分不清记忆与幻想的分界线。
3. 嗅觉通感的巧妙运用
"芙蓉浦"不止是视觉景观。荷花在古诗词中常与清香关联,读者看到这三个字时,脑海中会自然浮现夏夜凉风送来的荷香。这种留白手法,比直接描写香气更耐人寻味。
整句诗如同水墨画的留白,用15个字就让人看见波光舟影,闻到暗香浮动,感受到闲适心境。这种将多重感官体验浓缩在短句中的能力,正是古典诗词最迷人的特质之一。
周邦彦
周邦彦(1056年-1121年),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,字美成,号清真居士,汉族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历官太学正、庐州教授、知溧水县等。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,提举大晟府。精通音律,曾创作不少新词调。作品多写闺情、羁旅,也有咏物之作。格律谨严。语言典丽精雅。长调尤善铺叙。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。旧时词论称他为“词家之冠”。有《清真集》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