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大江湖,也避风波。
出自 元代 马致远 《蟾宫曲·叹世二首》
咸阳百二山河,两字功名,几阵干戈。项废东吴,刘兴西蜀,梦说南柯。韩信功兀的般证果,蒯通言那里是风魔?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;醉了由他!
东篱半世蹉跎,竹里游亭,小宇婆娑。有个池塘,醒时渔笛,醉后渔歌。严子陵他应笑我,孟光台我待学他。笑我如何?倒大江湖,也避风波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:哪怕你躲进大江湖里,也逃不开风浪的困扰。用今天的话来说,就是“躲得过初一,躲不过十五”——生活中总有些麻烦是避不开的。
它的精妙之处在于用“江湖”和“风波”这两个意象道出了人生真相:
1. "大江湖"看似广阔自由,实则是另一种束缚。就像现代人以为换个城市、换个工作就能逃避问题,但新的挑战总会接踵而至。
2. "风波"不只是指具体困难,更暗指人生必然的起伏。就像手机里永远处理不完的消息,人际关系中难免的矛盾,这些是活在世上就必须面对的。
这句话的魅力在于它用画面感打破幻想:没有绝对安全的避风港,与其费心躲避,不如学会在风浪中站稳。就像我们常说的“生活不会因为你躺平就放过你”,它用诗意的比喻戳破了逃避心理,让人在会心一笑中领悟到积极面对的智慧。
马致远
马致远(1250年-1321年),字千里,号东篱(一说字致远,晚号“东篱”),汉族,大都(今北京)人,另一说(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,号东篱,以示效陶渊明之志)。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、白朴等人,生年当在至元(始于1264)之前,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(1321—1324)之间,与关汉卿、郑光祖、白朴并称“元曲四大家”,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、散曲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