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无水殿龙舟事,共禹论功不较多。

出自 唐代 皮日休 《汴河怀古二首》

译文如果不是修龙舟巡幸江都的事情,隋炀帝的功绩可以和大禹平分秋色。

注释水殿龙舟事:隋炀帝乘龙舟下扬州游玩的事。共禹论功:作者在这里肯定了隋朝大运河的积极意义,是可以和大禹治水的功绩相比的。

赏析此句借古讽今,诗人先肯定隋炀帝的历史功绩,随后又批判他荒淫无道、劳民伤财的历史错误,其谴责的意味更加强烈,讽劝当朝君王不要重蹈覆辙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的意思是:如果没有修建豪华水殿龙舟这类劳民伤财的工程,隋炀帝的功绩或许能和大禹治水的功劳相提并论。

作者用对比手法展现了历史评价的复杂性:
1. 大禹治水是造福百姓的壮举,而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虽客观上有利于交通,却因铺张浪费招致骂名
2. "共禹论功"这个夸张的假设,凸显了统治者一念之差带来的巨大评价差异
3. 提醒我们看待历史人物要全面:既看到其过失,也要承认其客观贡献

这种表达的精妙在于:
- 用"若无"开头制造悬念
- 将反差极大的两个历史人物并列
- 短短两句就引发读者对历史功过评判标准的思考

本质上是在说:做大事时若不顾百姓疾苦,再伟大的工程也会失去光彩。就像今天某些"形象工程",即便有实用价值,若代价太大反而会适得其反。

皮日休

皮日休,字袭美,一字逸少,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,卒于公元902年以后。曾居住在鹿门山,自号鹿门子,又号间气布衣、醉吟先生。晚唐文学家、散文家,与陆龟蒙齐名,世称"皮陆"。今湖北天门人(《北梦琐言》),汉族。咸通八年(867)进士及第,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(《吴越备史》)、著作佐郎、太常博士、毗陵副使。后参加黄巢起义,或言“陷巢贼中”(《唐才子传》),任翰林学士,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。诗文兼有奇朴二态,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。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录有《皮日休集》、《皮子》、《皮氏鹿门家钞》多部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