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与三台座,人当万里城。
出自 唐代 张九龄 《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》
宗臣事有征,庙算在休兵。天与三台座,人当万里城。
朔南方偃革,河右暂扬旌。
宠锡从仙禁,光华出汉京。
山川勤远略,原隰轸皇情。
为奏薰琴唱,仍题宝剑名。
闻风六郡伏,计日五戎平。
山甫归应疾,留侯功复成。
歌钟旋可望,衽席岂难行。
四牡何时入,吾君忆履声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用两个鲜明的比喻,传递了关于责任与担当的深刻道理。
“天与三台座”可以理解为:就像天空托起日月星三颗最耀眼的星辰一样。这里用“三台座”代指重要的位置,暗示一个人被赋予了关键角色或重大责任。
“人当万里城”则比喻:人应当像绵延万里的长城那样可靠。长城象征着坚固、守护和长久,这里强调人要有担当精神,成为他人或社会的坚实依靠。
两句合起来的核心意思是:当一个人身处重要位置时,就要像长城般扛起责任,成为值得信赖的支柱。这种比喻把抽象的责任感变得形象可感——就像我们能直观感受到星辰在天空中的分量,长城在大地上的守护作用一样。
诗句的魅力在于用日常可见的宏大景象(天空、长城),把“担当”这个品质描绘得既有画面感又有力量感,让人过目难忘。
张九龄
张九龄(678-740) 唐开元尚书丞相,诗人。字子寿,一名博物,汉族,韶州曲江(今广东韶关市)人。长安年间进士。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后罢相,为荆州长史。诗风清淡。有《曲江集》。他是一位有胆识、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、诗人、名相。他忠耿尽职,秉公守则,直言敢谏,选贤任能,不徇私枉法,不趋炎附势,敢与恶势力作斗争,为“开元之治”作出了积极贡献。他的五言古诗,以素练质朴的语言,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,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,贡献尤大。誉为“岭南第一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