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时明月在,曾照彩云归。

出自 宋代 晏几道 《临江仙·梦后楼台高锁》

译文当时明月如今犹在,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。

注释彩云:比喻美人。

赏析词人选取了一个特定镜头:皎洁的明月映照下,女子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,表现词人苦恋之情、孤寂之感,无穷感喟蕴蓄其中,读来情深意厚,耐人寻味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画面感的场景:夜晚的明月依旧高悬,曾经照亮过那片绚丽的彩云,目送它缓缓飘远。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的魅力:

1. 时间与记忆的碰撞
"当时"和"曾"这两个词悄悄拉开了时间距离,就像我们翻看老照片时感叹"那时候的月亮真亮啊"。明月是永恒的见证者,而彩云是易逝的美好,这种对比让人自然联想到那些已经消散的珍贵时刻。

2. 藏在画面里的情感
诗人没有直接说"我想念你",而是用"彩云归"这个意象婉转表达。就像我们现在会说"那天路灯下的雪花,还记得吗",用共同经历过的场景来代替直白抒情,更显余韵悠长。

3. 动态的生命力
"照"和"归"两个动词让静止的画面活了起来。明月不是死板的背景板,它像一位老友的目光,温柔追随着彩云的轨迹。这种拟人化的描写,让自然景物都有了人情味。

4. 留白的艺术
诗句省去了具体人物和故事,就像现代人发朋友圈时只拍一杯咖啡配文字"还是老位置"。这种留白反而让不同读者都能代入自己的故事,可能是怀念故人,也可能是追忆青春。

这种表达手法在今天依然常用,比如歌词"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",或是电影里用同一个空镜头串联不同时空的蒙太奇,本质上都是同一种情感表达方式——用永恒的景物来丈量无常的世事。

晏几道

晏几道(1038年5月29日—1110年),北宋著名词人。字叔原,号小山,抚州临川文港沙河(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)人。晏殊第七子。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、乾宁军通判、开封府判官等。性孤傲,中年家境中落。与其父晏殊合称“二晏”。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。工于言情,其小令语言清丽,感情深挚,尤负盛名。表达情感直率。多写爱情生活,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。有《小山词》留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