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魂惯得无拘检,又踏杨花过谢桥。
出自 宋代 晏几道 《鹧鸪天·小令尊前见玉箫》
译文做个梦吧,只有梦境才能打破束缚人的框框条条,这是梦,还是真,反正我踏着满地杨花走过了谢家的小桥。
注释梦魂: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。惯得:纵容,随意。拘检:检束,拘束。谢桥:唐宰相李德裕的侍妾谢秋娘是当时著名的歌妓,李曾作《谢秋娘》悼念她,后世因以“谢娘”泛指歌妓,以“谢家”泛指歌儿舞女的居处,“谢桥”代指通往烟花巷陌的路。
赏析词人以梦会故人来弥合现实的憾恨,“踏杨花”、“过谢桥”显示梦境的迷离缥缈,极有意趣,抒发了词人深切的怀思,美好中又透露出无奈,韵味无穷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自由不羁的灵魂在梦中漫游的画面,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:
1. "梦魂惯得无拘检"
说的是人的灵魂在梦里早已习惯了无拘无束的状态。"惯得"指习以为常,"无拘检"就是没有规矩束缚,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自由。这里用"梦魂"代替"做梦",更突出一种轻盈飘渺的意境。
2. "又踏杨花过谢桥"
画面感极强:梦里的人踩着春天纷飞的杨花(柳絮),又一次走过那座名叫"谢桥"的小桥。"踏杨花"的轻盈和"过谢桥"的熟悉感,组合出一种循环往复的浪漫——梦里总在重复这样美好的场景。
精髓在于:
诗人把"做梦"这件平常事写得像一场奇幻漂流。现实中不敢做的、做不到的,梦里都能实现:不用守规矩,可以踩着花瓣凌空漫步,还能一次次重温美好。这种对自由的向往,加上杨花纷飞的春日意象,让短短14个字既有童趣般的幻想,又有成年人对无拘无束生活的渴望。
现代版类比:
就像我们白天被工作生活压得喘不过气,晚上做梦却成了超级英雄——只不过古人用"踏花过桥"的唯美画面,代替了我们的"拯救世界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