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阳百二山河,两字功名,几阵干戈。
出自 元代 马致远 《蟾宫曲·叹世二首》
译文咸阳,万夫难攻的险固山河,因为功名两个字,曾发动过多少次战乱干戈。
注释百二山河:谓秦地形势险要,利于攻守,二万兵力可抵百万,或说百万可抵二百万。
赏析此句由“咸阳”——秦王朝说起,秦国“百二山河”,何等强盛,最后还是灭亡了,表达了诗人对功名事业的厌弃。
现代解析
这句古话用现代大白话来理解,讲的是咸阳(秦朝都城)这片险要之地,见证了无数人为功名争斗的残酷现实。
1. "百二山河":说的是咸阳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。就像现在的"兵家必争之地",两三个人守着关口,一百个人都打不进来。
2. "两字功名":直指人们拼命追逐的"功名"二字。就像现在人挤破头考编、争职称,本质上都是为了"名利"这两个字。
3. "几阵干戈":短短几个字就道出为了争名夺利,发生过多少场血腥战争。就像职场上的明争暗斗,商场里的恶性竞争,都是看不见的"干戈"。
这句话的精妙在于:
- 用地理环境(山河)暗喻权力斗争的平台
- 把复杂的人性欲望浓缩成"两字"
- 用"几阵"这个量词举重若轻地带过无数惨烈争斗
就像现在说"北上广的写字楼里,多少人为升职加薪明争暗斗",用现代场景还原了同样的无奈与讽刺。作者看透了名利场的本质,用最简练的文字戳破了历史的循环。
马致远
马致远(1250年-1321年),字千里,号东篱(一说字致远,晚号“东篱”),汉族,大都(今北京)人,另一说(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,号东篱,以示效陶渊明之志)。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、白朴等人,生年当在至元(始于1264)之前,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(1321—1324)之间,与关汉卿、郑光祖、白朴并称“元曲四大家”,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、散曲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