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李风前多妩媚,杨柳更温柔。
出自 宋代 辛弃疾 《武陵春·桃李风前多妩媚》
译文桃花和李花在春风中摇曳着妩媚的身姿,随风舒展的柳条比桃花和李花还要柔美。
注释妩媚:拟人化桃花和李花的美丽姿态。
赏析此句以抒情的笔调,明快的语言,描写了桃李临风起舞,妩媚动人,杨柳的长条袅娜于春风之中的春景,表现了词人对明媚春光的热爱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生机盎然的画面,用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传递出轻松愉悦的情感。
1. "桃李风前多妩媚":
桃花李花在春风中摇曳,像活泼的姑娘一样娇艳动人。"妩媚"二字让人联想到花朵随风摆动时那种自然灵动的美,仿佛能看见花瓣轻轻颤抖的样子。
2. "杨柳更温柔":
柳枝比桃李还要柔美,细长的枝条随风轻拂,像温柔的手在抚摸春天。这里用"温柔"形容柳树,把植物拟人化,让静止的景物有了人的性格。
这两句诗的精妙之处在于:
- 用"妩媚""温柔"这样形容人的词语来写植物,让花草树木活了起来
- 通过对比(桃李已经够美,杨柳还要更柔),突出春天万物争艳的生机
- 不用一个"春"字,却通过桃李杨柳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春意
- 读起来节奏轻快,像春风一样让人心情舒畅
就像我们今天说"樱花在跳舞""柳枝在梳头"一样,诗人用拟人手法把常见的风景写得亲切有趣,让读者不仅能看见春天,还能感受到春天那种柔软欢快的气息。
辛弃疾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