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日功成名遂了,还乡,醉笑陪公三万场。

出自 宋代 苏轼 《南乡子·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》

译文什么时候才能功成名就,衣锦还乡,到那时我定与你同笑长醉三万场。

注释功成名遂:指功绩与名利都得到。“醉笑”句:化用唐李白《襄阳歌》中“百年三万六千日,一日须倾三百杯”之意。

赏析词人想象与友人两地相望的情景,表达出功成还乡的愿望,既饱含着不舍之情、别后思念之意,又让人体会到词人的豁达豪迈之气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豪情与温情的画面,核心是讲一个人对功成名就后返乡与亲友团聚的向往。

直白翻译
“等到哪天我功成名就了,一定回到家乡,陪你痛快地喝上三万场酒,大笑畅谈!”

逐层解析
1. “功成名遂”的执念
“功成名就”是古代读书人的普遍理想,但诗人并不止步于此。他用“何日”二字,透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——眼下可能壮志未酬,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未来。

2. “还乡”的深意
回乡不是简单的衣锦还乡,而是为了找回最纯粹的情感联结。在外拼搏越久,越渴望回到熟悉的人和环境中,暗示名利场中的孤独感。

3. “醉笑三万场”的浪漫
用夸张的数字“三万场”形容饮酒谈笑,既表现豪迈(不醉不归),又暗含对长久陪伴的珍惜。这里的“公”可能是挚友、师长或亲人,醉酒大笑的场面,胜过一切世俗成就。

打动人的原因
- 理想与温情的平衡:既要奋斗,又不忘本心,戳中现代人“拼事业”与“顾生活”的矛盾心理。
- 画面感极强:仿佛看到一个人卸下所有疲惫,与老友勾肩搭背、酒杯碰撞的场景,充满感染力。
- 留白的智慧:没说“如何成功”,只强调成功后最想做的事,让人自然联想到:真正的成功,或许是能自由选择回到爱的人身边。

现代启示
就像今天有人说“等赚够钱就回老家开个小店”,这句诗提醒我们:追逐目标时,别把过程活成目的。那些等你回家喝酒的人,才是奋斗的意义。

苏轼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