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树绕堤沙,怒涛卷霜雪,天堑无涯。
出自 宋代 柳永 《望海潮·东南形胜》
译文高耸入云的树,环绕着钱塘江沙堤,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,浪花像霜雪在滚动,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。
注释云树:高耸入云的树。怒涛卷霜雪: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,浪花像霜雪在滚动。天堑:天然沟壑,人间险阻,这里借指钱塘江。
赏析词人抓住钱塘江的特征,一个“绕”字,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,“怒涛”二句,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阔激昂的自然画卷,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:
1. "云树绕堤沙"
就像用无人机航拍的镜头——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木像绿色云朵般环绕着河堤,堤岸边的细沙在阳光下闪烁。这种写法把静态的树林写出了流动感,仿佛大自然在温柔地拥抱堤岸。
2. "怒涛卷霜雪"
这里用了个超酷的比喻:汹涌的浪花像发怒一样拍打岸边,飞溅的白色泡沫如同被狂风卷起的霜雪。不是普通的浪,而是充满力量的、带着情绪的浪,让人仿佛能听到轰隆的浪涛声,感受到冰凉的水汽扑面而来。
3. "天堑无涯"
就像站在长江边感叹"这也太宽了吧!"——诗人眼前的天险江河宽广得根本看不到对岸,这种无边无际的壮观,既让人感到人类的渺小,又展现出自然的磅礴气势。
精妙之处:
- 短短15个字就包含了远、中、近三个镜头:远景的云树、中景的怒涛、远景的天堑,像电影蒙太奇。
- "绕"和"卷"两个动词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,静态风景变成了动态大片。
- 最后用"无涯"收尾,就像镜头突然拉远,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空间。
这种写法不需要生僻字,用日常可见的云、雪、树木、浪花,通过巧妙组合和动词运用,就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震撼的自然之美。
柳永
柳永,(约987年—约1053年)北宋著名词人,婉约派代表人物。汉族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)人,原名三变,字景庄,后改名永,字耆卿,排行第七,又称柳七。宋仁宗朝进士,官至屯田员外郎,故世称柳屯田。他自称“奉旨填词柳三变”,以毕生精力作词,并以“白衣卿相”自诩。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,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,创作慢词独多。铺叙刻画,情景交融,语言通俗,音律谐婉,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,人称“凡有井水饮处,皆能歌柳词”,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,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,代表作 《雨霖铃》《八声甘州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