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七十仍沽酒,千壶百瓮花门口。

出自 唐代 岑参 《戏问花门酒家翁》

译文老人七十了还在卖酒,无数个酒壶和酒瓮摆放在在花门楼口。

注释沽酒:卖酒。花门口:指花门楼口。花门:即花门楼,凉州(今甘肃武威)馆舍名。

赏析此句纯用白描手法,从花门楼前酒店落笔,如实写出老翁待客、美酒飘香的情景,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生动感人的风俗画,字里行间烘托出边塞安定、闾阎不惊的时代气氛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:一位七十岁的老人还在卖酒,店门口摆满了成百上千的酒壶酒坛,周围鲜花盛开。

精髓解析:
1. 不服老的乐观精神
“七十仍沽酒”打破了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。古稀之年本该颐养天年,老人却精神矍铄地经营酒铺,用行动证明年龄不是生活的限制。

2. 热闹的人间烟火气
“千壶百瓮”用夸张的数字展现生意兴隆,酒坛堆积如山的场景仿佛能听到顾客的喧闹声,闻到扑鼻的酒香,瞬间激活了读者的感官体验。

3. 质朴的生活美学
诗人没有用华丽辞藻,而是用“花门口”这个细节,让简陋的酒铺因自然生机变得诗意——可能是野花环绕,也可能是老人特意栽种,体现平凡生活中的雅趣。

现代启示:
这首诗像一张抓拍的生活照,让我们看到:生命的活力与年龄无关,简单劳动中也能找到快乐,而最美的风景往往藏在市井巷陌的日常里。

岑参

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
0